走進外事部門揭秘外事高級翻譯的故事
日期:2017-10-15 09:07:21 / 人氣:
/ 來源:網絡轉載侵權刪
早讀、晚修、讀報、背詞、啃論文
兩會期間,高翻張蕾因“任性”一詞躥紅,再次吸引人們將關注的目光投放到這一行業(yè)和群體之上。高翻留給大眾的印象是:陪伴領導左右,出席重要場合,顏值高(長得漂亮),打扮時尚,反應敏銳……
事實上,高翻們不經一番苦練,無法登上鎂光燈聚焦的前臺。日前,本報記者走進外事部門,為你揭秘外事高翻怎煉成。
外事部門的高翻,由于是公務員,平常主要精力投放于處理機關業(yè)務,只有約1/3時間用于從事翻譯專業(yè)。而近年,廣州城市外交工作十分活躍,
為了提升高翻團隊的整體實力,廣州外辦效仿外交部設立翻譯室,這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設立翻譯室的地方外辦。而外事高翻們只能以早讀、午練、晚修的零碎時間,加緊專業(yè)修煉。
通訊員穗外事
任性:capricious
高翻故事:
大型會議是對個人素質的全面考驗
“新聞報道時常聚焦在高翻翻譯的某個詞,又或者高翻的樣貌、打扮等,我們自身的感受是,似乎有點失焦了。”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廣州外辦)禮賓處副處長閔敏如是說。她2001年進入廣州市外辦工作,是該辦高翻團隊的元老之一。
閔敏認為,任何一次需要高翻的大型會議或者高層會面,對高翻的個人素質都是一次全面考驗。“穿衣打扮、反應談吐等,只能作為加分項,不應作為主要的評判標準,因為在這背后,我們要做大量的準備和訓練。”
從業(yè)14年,閔敏參加過不計其數(shù)的國際會議和高層會見。在2008年時,因為承擔了科威特石化項目的翻譯和調研工作,短短一年間,她幾乎成了石化專家。
“每一項任務幾乎都是從零開始的。”就像沖擊每一場外語考試,詞匯是根基。接到石化項目之后,閔敏首先搜集詞匯表,每天接觸的都是“二氧化苯”“苯”等專業(yè)詞匯。“發(fā)現(xiàn)一個攢一個,記在本子上。”該項目持續(xù)1年多,接近尾聲時,她攢了近萬個專業(yè)詞匯。
“外事高翻不僅僅是精通語言,還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應對現(xiàn)場的各種情形。”廣州外辦主任劉保春是廣州外辦早期的高翻之一,他回憶稱,曾接待一個來自伊朗的水產品養(yǎng)殖考察團,該團成員只懂得波斯語,只配有一名英語翻譯,“必須經過二次傳譯,如此多重翻譯,對翻譯的要求
更高。”劉保春表示,這種多重翻譯的現(xiàn)象一直存在于高翻工作中,而遇到類似情境,除了冷靜,更要求精準,“如果不精準,再次翻譯時,就會發(fā)生誤解”。
而這個考察團之所以令他印象深刻,因為還存在著詞匯和文化方面的考驗。“要準備大量的水產專業(yè)詞匯,都是平時少用的詞匯。而且,考察團來自穆斯林國家,有他們的信仰和獨特的飲食習慣,都要特別注意,尊重他們。”
“講述我這個經驗,其實是想讓大家知道,外事高翻在工作中的考驗,不是語言這個單一關口,而是全方位的,包括知識儲備、為人處事等等。 ”劉保春說。
高翻選拔:歷經三輪篩選 個別語種競爭更激烈
據(jù)悉,廣州外辦的外語高翻團隊,在國內外事部門屬于“高配”,共有41人,平均年齡32歲,其中研究生學歷20人,語種包括英語、法語、德語、日語、漢語、俄語、西班牙語、泰語、越南語、阿拉伯語等10種。
具備什么條件經過何種考核才能當外事高翻?記者了解到,外事部門的高翻們都須經過三關篩選,一個崗位競爭至少淘汰數(shù)百人。
除通過公務員考試外,外事高翻們須經歷三場口譯、筆譯篩選考試。據(jù)該辦西班牙語高翻周健回憶,他2006年報考時,有數(shù)百人爭奪這一崗位,“考試非常嚴格,而且專門外聘了專家作考官。” 他說,由于當時還沒有專門的,考核他的三位外聘考官分別來自全國友協(xié)、廣東省外辦及廣東的一所高校。“一輪輪篩選,對于心理就是一次試煉,而臨場發(fā)揮,考官的要求都很高。”據(jù)了解,泰語、越南語等語種的高翻招聘,情況相似,但競爭更激烈。
即使順利通過篩選,進入外事高翻行列,真正站到領導身邊、參與會見或重要會議翻譯,還須經過1~2年的培訓磨合。“最開始時人才緊缺,招進來就用,現(xiàn)在人手較充足,就用以老帶新的辦法。”廣州外辦負責人稱。
記者體驗
外事高翻的一天
日前,為更好地配合廣州開展城市外交工作,廣州外辦效仿外交部,開設翻譯室,著重提升外事高翻團隊實力。廣州外辦翻譯室也是全國地方外辦的唯一一個。記者在翻譯室負責人的帶領下,體驗了外事高翻的一天。
早上7:45
早讀45分鐘練口譯
“我們先到先練吧!”這天早上7時45分,廣州外辦的小型會議室里,大屏幕上放著BBC新聞,周健、鄭會蓉、張覓來到之后,開始對著大屏幕練習口譯。
張覓介紹稱,“有點像小學生的早讀,每天4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了。”早讀時間主要圍繞外媒報道展開口譯練習和常規(guī)談談。
這天早讀,新聞中出現(xiàn)埃博拉疫情,因為早前廣州也出現(xiàn)過登革熱疫情,幾位高翻就針對疫情播報展開研討,從口譯新聞,到用外語介紹防治疫
情常識,再擴展到其他常見疫情慣用表述等。
除了承擔翻譯工作,廣州外辦的高翻們還要負責日常業(yè)務。“每天抓點時間練習,用進廢退。”日韓雙語翻譯鄭慧榮稱,除非出訪,都會主動參加早讀。
中午12:00
“游”詞庫“背”報紙
午休時間,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要么去散步,要么睡個午覺。廣州外辦的高翻們卻再一次坐到了電腦前,或者舉起了報紙。
“這就是修煉基本功呀!”閔敏說,集合眾人之力形成的外事資訊庫里,各個語種都形成了自己的詞匯表,最近的高頻詞經過整理也會及時更新上來,還有垃圾分類、水處理、外幣交易等政務常用專題庫,也在不斷更新。“這比過去憑一人之力整理,好出百倍了,一定要好好利用。”
至于看報紙,閔敏說,“我們和普通讀者讀報不同,我們幾乎是要‘背’下來。”由于報紙報道的新政策、新數(shù)據(jù)等,都是權威發(fā)布,在外事場合,隨時都要運用上,如果平時不積累,臨場拿不出,“不單單會怯場,還可能砸了場子。”
晚上6:30
搜論文和“啃”專業(yè)詞匯
“平常下班之后,看電視、聽廣播,還要上圖書館搜論文。”張覓稱,由于廣州外辦的高翻,除了翻譯,還有承擔大量公務工作,很多時候,要用業(yè)余時間來增進專業(yè),下班之后,看電視、聽廣播,并不為了娛樂,而是專門去聽、去看、去搜集對象國的信息,她解釋,“我們所說的對象國,有時針對我們學習的語種,有時候針對公務對應的國家。”近期,張覓在負責垃圾分類的翻譯項目,于是,她大量的業(yè)余時間花在了搜索中外論文,整理專業(yè)詞匯和常識之上。
而記者采訪這天,恰好是廣州外辦每半月一次的翻譯研討會。20多位高翻就最近工作中出現(xiàn)的高頻詞進行了梳理和研討,再有專門人員整理出來,收入到外事資訊庫中。
專家點評:
外事高翻產出率低
今年“兩會”的現(xiàn)場翻譯又走紅,實一點也不意外。每次公眾在關注這些譯員的時候,都冠以“美女翻譯”、“總理高翻”等,對其身份和顏值的重視超過了口譯本身。
從張璐到張蕾,近年來不斷有此類譯員走紅,首先是因為她們的氣質才學加專業(yè)素養(yǎng),契合了對“才女”具有天然偏好的中國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
其次,大眾傳播的繁榮,讓大家越來越多地看到這些口譯工作的場合,但對這個職業(yè)又不甚了解,自然對身處臺前的譯員更加好奇。因其專業(yè)性,口譯工作顯得神秘。“外行看熱鬧”,難免更多關注譯員個人,或者一兩個不尋常詞語的譯法。這其實并不是一種賞析和評價口譯工作的科學態(tài)度。而且,“兩會”的口譯是特例,不代表口譯工作全貌。譯員是人不是神,現(xiàn)場產出必定有局限性,卡殼和出錯在所難免,不可被當作“官方譯法”。
培養(yǎng)一名具備“兩會”口譯水平的譯員,非常不容易。學員本身要具備優(yōu)秀的綜合素質,還需科學的系統(tǒng)訓練。因此,即使這些年國內高校紛紛開設會議口譯方向或課程,高水平譯員的產出率仍然非常低。目前行業(yè)內并不缺少能做口譯的人,但勝任高級別國際會議口譯的專業(yè)人才奇缺。
本文章是由譯聲整理發(fā)布的。
高級翻譯相關閱讀Relate
最新文章 Related
- 商務英語英譯漢翻譯技巧 09-03
- 機械制造翻譯的教學改革 機械制造 09-03
- 合同翻譯要做好哪些細節(jié) 09-03
- 病例報告翻譯需要注意內容 專業(yè)生 09-03
- 優(yōu)秀西班牙語翻譯公司應該怎樣去 09-03
- 教育領域翻譯注意事項要求 09-03
- 選擇上海翻譯公司優(yōu)質的商務翻譯 09-03
- 嵌入式開發(fā)常見英文單詞及縮寫 09-03
- 出國留學怎么翻譯成績單? 09-03
- 標書翻譯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09-03
熱點文章 Related
- 翻譯的語義策略精要——語義變通 08-10
- 脈管系統(tǒng)詞匯英漢對照 08-12
- Not half bad是“好”還是“不好”嗎 08-11
- 土木工程專業(yè)外語詞匯(1) 08-11
- 皮革行業(yè)英語詞匯集 08-16
- 漢譯英的合并譯法 08-23
- 水泥專業(yè)詞匯英語翻譯 08-11
- 常用服裝英語詞匯I 08-13
- 服裝英語實用技能培訓-實用語句 08-17
- 平版印刷術語英語翻譯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