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翻譯如何避免中式英語?
日期:2018-04-23 08:34:54 / 人氣:
/ 來源:網(wǎng)絡轉(zhuǎn)載侵權刪
由于中文語言表達習慣,科研工作者在SCI論文翻譯中常常無意識地出現(xiàn)中式英語,導致論文語言不合格。那么,SCI論文翻譯究竟該如何避免中式英語呢?
一、中式英語
中國式英語指在中文中是正確的表達,但在英文中卻是無法理解的。
例如:許多生硬翻譯的類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漢語直譯的類型(“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而是“Beauty is in the eye the beholder”)
Chinglish(中國式英語)指的則是由中國特有的東西,是允許存在的。例如,20世紀30年代逐字翻譯的“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經(jīng)進入英語的標準詞組。在變成英語新詞的中式英語中很多是中國獨有的詞匯或概念。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四書(Four Books)、五經(jīng)(Five Classics)、知識經(jīng)濟(knowledge economy)、和平崛起(peace fulrising)等。因為海外對中國關注的持續(xù)升溫,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不斷出現(xiàn)在海外各種媒體上,成為固定表達。
二、翻譯技巧
為了讓SCI論文順利發(fā)表,科研工作者在翻譯SCI論文時,一定要注意避免中式英語。那么,如何避免呢?可以從以下5點出發(fā)。
1、寫作時態(tài)
英語謂語動詞時態(tài)共有16種,在英文科技論文中用得較為頻繁的主要有三種:即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將來時。正確地使用動詞時態(tài)是科研寫作的基本功,我們在撰寫英文論文時,如不能正確選用時態(tài),常常會改變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從而影響評審專家與讀者的理解。
在科技論文中如何正確使用時態(tài),首先應該把握以下三個基本要點:
1)一般現(xiàn)在時:主要用于不受時間限制的客觀存在事實的描述,或發(fā)生或存在于寫論文之時的感覺、狀態(tài)、關系等的描述或致謝的表述等。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研究成果作為"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在引述時普遍都用一般現(xiàn)在時。
2)一般過去時:用于寫論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方法和結(jié)果。
3) 一般將來時:用于撰寫論文之后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例如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寫作語態(tài)
在科技論文摘要翻譯中,最常采用的語態(tài)是被動語態(tài)。如:A new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that??/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通過體會這些被動語態(tài)的例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較之主動語態(tài),被動式在科技摘要翻譯中有著如下的優(yōu)勢:
1)科技論文常常需要介紹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研究過程、實驗結(jié)果等方面內(nèi)容。使用被動語態(tài)可以更好地突出科學研究的客觀性。
2)使用被動式也可避免提及動作的施動者,這樣反而使研究動作有了更廣泛的普遍性。
3)由于被動語態(tài)的特殊結(jié)構,使其在句子結(jié)構調(diào)節(jié)方面有著更大的靈活性,有利于在添加短語結(jié)構、擴充句子信息的同時保持句式的平衡、工整。
3、SCI論文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用詞
SCI論文并不要求寫出的論文充滿文采,關鍵還是要表述清楚作者的意思,讓別人能看明白。SCI論文中常出現(xiàn)的用詞包括動名詞、動詞、現(xiàn)在分詞、不定冠詞、代詞及副詞、介詞等。所以,大面上用詞與其他行文方式無較大差異。但是由于學術論文的學術性風格,論文中的用詞是非常正式的。在行文過程中,非常避諱don’t、can’t及won’t等詞。此外,很多作者由于中文寫作習慣,往往出現(xiàn)and so worth及and so on等,這些詞在寫英文論文時是非常忌諱的。
4、英文標點符號
中英文標點符號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比如,英文中肯定沒有頓號,也沒有書名號。相應的,英語中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號。而書名及期刊名等多采用斜體的方式加以區(qū)分。再者,英文中的省略號是三個點(…),如果省略號在句末加上句號則是四個點(… .),但這種情況不多(省略號與句號間需空格)。
逗號是最難掌握的標點符號類型,逗號使用不當會改變句子的意思。在表示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時,請多留意逗號的用法。當你校對標點符號的使用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單詞:that、which 和 who;此時應再次確認,此信息是重要信息還是是可以省略的多余信息。 如果此信息是重要的,切勿使用逗號。 如果此信息是附加的、不重要的,必須使用逗號。
5、句子和段落上下連貫與邏輯
意義相關的句子一定要通過銜接詞進行銜接,否則句子間就會顯得孤立。銜接詞是論文中用以說明上下句或前后兩個句子意思間關系的詞或詞組。在這里我們舉幾個例子。
平行關系:and,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as well as, likewise, moreover, similarly, besides, still
轉(zhuǎn)折關系: although, otherwise, but, to the opposite, in contrast, however, nevertheless, yet
因果關系:as a result, therefore, due to, thus, because of
歸納、總結(jié)關系:on the whole, in conclusion, briefly, in summary, in brief, in short
一、中式英語
中國式英語指在中文中是正確的表達,但在英文中卻是無法理解的。
例如:許多生硬翻譯的類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漢語直譯的類型(“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而是“Beauty is in the eye the beholder”)
Chinglish(中國式英語)指的則是由中國特有的東西,是允許存在的。例如,20世紀30年代逐字翻譯的“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經(jīng)進入英語的標準詞組。在變成英語新詞的中式英語中很多是中國獨有的詞匯或概念。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四書(Four Books)、五經(jīng)(Five Classics)、知識經(jīng)濟(knowledge economy)、和平崛起(peace fulrising)等。因為海外對中國關注的持續(xù)升溫,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不斷出現(xiàn)在海外各種媒體上,成為固定表達。
二、翻譯技巧
為了讓SCI論文順利發(fā)表,科研工作者在翻譯SCI論文時,一定要注意避免中式英語。那么,如何避免呢?可以從以下5點出發(fā)。
1、寫作時態(tài)
英語謂語動詞時態(tài)共有16種,在英文科技論文中用得較為頻繁的主要有三種:即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將來時。正確地使用動詞時態(tài)是科研寫作的基本功,我們在撰寫英文論文時,如不能正確選用時態(tài),常常會改變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從而影響評審專家與讀者的理解。
在科技論文中如何正確使用時態(tài),首先應該把握以下三個基本要點:
1)一般現(xiàn)在時:主要用于不受時間限制的客觀存在事實的描述,或發(fā)生或存在于寫論文之時的感覺、狀態(tài)、關系等的描述或致謝的表述等。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研究成果作為"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在引述時普遍都用一般現(xiàn)在時。
2)一般過去時:用于寫論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方法和結(jié)果。
3) 一般將來時:用于撰寫論文之后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例如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寫作語態(tài)
在科技論文摘要翻譯中,最常采用的語態(tài)是被動語態(tài)。如:A new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that??/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通過體會這些被動語態(tài)的例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較之主動語態(tài),被動式在科技摘要翻譯中有著如下的優(yōu)勢:
1)科技論文常常需要介紹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研究過程、實驗結(jié)果等方面內(nèi)容。使用被動語態(tài)可以更好地突出科學研究的客觀性。
2)使用被動式也可避免提及動作的施動者,這樣反而使研究動作有了更廣泛的普遍性。
3)由于被動語態(tài)的特殊結(jié)構,使其在句子結(jié)構調(diào)節(jié)方面有著更大的靈活性,有利于在添加短語結(jié)構、擴充句子信息的同時保持句式的平衡、工整。
3、SCI論文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用詞
SCI論文并不要求寫出的論文充滿文采,關鍵還是要表述清楚作者的意思,讓別人能看明白。SCI論文中常出現(xiàn)的用詞包括動名詞、動詞、現(xiàn)在分詞、不定冠詞、代詞及副詞、介詞等。所以,大面上用詞與其他行文方式無較大差異。但是由于學術論文的學術性風格,論文中的用詞是非常正式的。在行文過程中,非常避諱don’t、can’t及won’t等詞。此外,很多作者由于中文寫作習慣,往往出現(xiàn)and so worth及and so on等,這些詞在寫英文論文時是非常忌諱的。
4、英文標點符號
中英文標點符號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比如,英文中肯定沒有頓號,也沒有書名號。相應的,英語中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號。而書名及期刊名等多采用斜體的方式加以區(qū)分。再者,英文中的省略號是三個點(…),如果省略號在句末加上句號則是四個點(… .),但這種情況不多(省略號與句號間需空格)。
逗號是最難掌握的標點符號類型,逗號使用不當會改變句子的意思。在表示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時,請多留意逗號的用法。當你校對標點符號的使用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單詞:that、which 和 who;此時應再次確認,此信息是重要信息還是是可以省略的多余信息。 如果此信息是重要的,切勿使用逗號。 如果此信息是附加的、不重要的,必須使用逗號。
5、句子和段落上下連貫與邏輯
意義相關的句子一定要通過銜接詞進行銜接,否則句子間就會顯得孤立。銜接詞是論文中用以說明上下句或前后兩個句子意思間關系的詞或詞組。在這里我們舉幾個例子。
平行關系:and,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as well as, likewise, moreover, similarly, besides, still
轉(zhuǎn)折關系: although, otherwise, but, to the opposite, in contrast, however, nevertheless, yet
因果關系:as a result, therefore, due to, thus, because of
歸納、總結(jié)關系:on the whole, in conclusion, briefly, in summary, in brief, in short
SCI論文翻譯相關閱讀Relate
媒體報道相關問答
問:選擇自己翻譯后再提交修改是不是能夠降低翻譯時間、節(jié)省成本?
答:不確定,實際上我們不推薦這種方式,因為修改過程可能比翻譯過程更為耗時、耗力,故而其費用可能和實際翻譯費差不多,而且不能節(jié)省時間。
問:你們公司有專門的視頻資料或公司資料嗎?
答:有的。可以聯(lián)系我們客服人員獲取詳情。
問:一些特殊文檔稿件怎樣進行字數(shù)統(tǒng)計?
答:對于這些文檔格式的稿件,如:Pdf、Powerpoint、CAD,我們一般先盡量用軟件轉(zhuǎn)換成WORD文件進行統(tǒng)計;如不能轉(zhuǎn)換,我們將通過估算字數(shù)方式來統(tǒng)計;估算方式統(tǒng)計結(jié)果如有爭議,將通過最終翻譯稿件實際字數(shù)進行換算。
問:怎樣評估需要修改的文章和收費標準?
答:我們的專家翻譯組將評估客戶提供(已翻譯過的)原稿件翻譯質(zhì)量水平,通常翻譯修改程度取決于您的文章現(xiàn)有的總體質(zhì)量和投稿標準要求的質(zhì)量之差。文章修改的收費標準一般設定在翻譯同等水平文章收費標準的50%--80%的范圍以內(nèi)。
問:如果我對文章翻譯的質(zhì)量相對不是那么嚴格,翻譯費用可否降低?
答:無論您對文章翻譯的質(zhì)量要求如何,我們都會按照語際的質(zhì)量標準嚴格翻譯,這是我們的原則,因此翻譯費用不會因為您對質(zhì)量的要求降低而減少。
問:為什么中文和英文字數(shù)不同?
答:一般用戶并不了解,中文和英文字數(shù)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比例,其值為中文字數(shù):英文單詞書=1.6:1左右。所以,當您給出5000字的中文資料,其譯文英文單詞數(shù)約為3000字左右;當您給出5000單詞的英文資料翻譯為中文,其譯文字數(shù)約為8000字左右。
問:你們的翻譯服務流程是怎樣的?
答:客戶稿件→通過QQ、MSN、電子郵件、傳真、郵寄傳送稿件→我司進行稿件難度、價格評估并報價→簽署合同、并付款→啟動翻譯項目→交稿。
問:我的文章只有幾百字,該如何收費?
答:字數(shù)500以內(nèi)的資料收費為100元,字數(shù)在500以上不足1000字,按1000字計算,1000字以上的資料翻譯費用按照實際字數(shù)標準收費。
問:質(zhì)量保證措施是怎樣的?
答:我們對承接的翻譯項目都會認真負責、全力以赴的做好,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知道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錯誤的發(fā)生,翻譯行業(yè)的通常容錯率為0.3%,只要客戶對稿件質(zhì)量不滿意,我們會負責稿件的后續(xù)修改,直到客戶滿意為止,不過通常這種情況很少出現(xiàn)。
問:目前我的文章在語法上應該問題不多,但是表達上可能有些單調(diào),這是投稿的忌諱,你們能解決嗎?
答:給出中文原稿這個問題應該可以解決
最新文章 Related
- 商務英語英譯漢翻譯技巧 09-03
- 機械制造翻譯的教學改革 機械制造 09-03
- 合同翻譯要做好哪些細節(jié) 09-03
- 病例報告翻譯需要注意內(nèi)容 專業(yè)生 09-03
- 優(yōu)秀西班牙語翻譯公司應該怎樣去 09-03
- 教育領域翻譯注意事項要求 09-03
- 選擇上海翻譯公司優(yōu)質(zhì)的商務翻譯 09-03
- 嵌入式開發(fā)常見英文單詞及縮寫 09-03
- 出國留學怎么翻譯成績單? 09-03
- 標書翻譯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09-03
熱點文章 Related
- 翻譯的語義策略精要——語義變通 08-10
- 脈管系統(tǒng)詞匯英漢對照 08-12
- Not half bad是“好”還是“不好”嗎 08-11
- 土木工程專業(yè)外語詞匯(1) 08-11
- 皮革行業(yè)英語詞匯集 08-16
- 漢譯英的合并譯法 08-23
- 水泥專業(yè)詞匯英語翻譯 08-11
- 常用服裝英語詞匯I 08-13
- 服裝英語實用技能培訓-實用語句 08-17
- 平版印刷術語英語翻譯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