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官方譯法并不是“One Belt and One Road”
所在位置: 翻譯公司 > 新聞資訊 > 行業(yè)新聞 / 日期:2019-10-31 13:05:59 / 來源:網(wǎng)絡(luò)
早在兩年前,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會就對一帶一路的英文翻譯給出了官方權(quán)威的版本,終結(jié)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存在的各種版本以及各類討論。
在外交文件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翻譯方法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帶一路的翻譯方法為the Belt and Road,縮寫B(tài)&R。
據(jù)發(fā)改委的官方網(wǎng)站上發(fā)表的文章稱,發(fā)改委會同外交部、商務(wù)部等部門對一帶一路的英文譯法進行了規(guī)范。文章要求,在對外正式文件中,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英文全稱譯要統(tǒng)一翻譯成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一帶一路作為簡稱,要譯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縮寫用B&R。另外,一帶一路是一種倡議(initiative),而不是一種戰(zhàn)略(strategy)、項目(project)、計劃(plan)或規(guī)劃(agenda)等。而且initiative要用單數(shù),而不是得數(shù)。
發(fā)改委還要求在非正式場合,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用作是除首次出現(xiàn)全稱以外的簡稱,即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來指代。也可視情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發(fā)改委不建議使用上述表述以外的譯法。
發(fā)改革發(fā)布的這個官方權(quán)威譯法,可以說是對于此前對于一帶一路的翻譯的討論以及出現(xiàn)的各類譯本的官方表態(tài)。因為在此之前,中外媒體更多地都是在用one belt and one road的英文簡稱,有時還會在其后加上program,或strategy用為補充。這些都造成了英文表述不一致,甚至混亂的情況。
環(huán)球網(wǎng)曾表發(fā)了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趙磊教授的文章《一帶一路英文譯法應(yīng)盡早明確》,就建議用一帶一路應(yīng)該是一種倡議(initiative)而不是一種策略(strategy)。他認為用倡議一詞主要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一帶一路不是服務(wù)于中國一國外交政策的工具,不是進行地緣戰(zhàn)略博弈的籌碼,而是中國推動的公共產(chǎn)品,對沿線以及國際社會均有利。不過,他提到,如果用英文縮寫的話,一帶一路倡議就會是BARI,與意大利的東南部的港口城市巴里(Bari)相似。去掉initiative,縮寫則變成了BAR,則讓聯(lián)想成為酒吧(Bar)一詞。即便是加上the,變成TBAR,則更為莫名。
在趙磊教授看來,在媒體或?qū)W術(shù)文章中普通使用的one Belt and one Road以及其縮寫OBOR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甚至從詞語的形態(tài)美感角度來角度,認為這樣書寫比較美觀,另外兩個O是圓形飽滿的,表示一帶一路是政治中立的,強調(diào)要匯聚智慧。他提議,從政府的角度可以用倡議,而智庫或?qū)W者就用OBOR,表明一帶一路是開放性的知識平臺。
除了趙磊教授對一帶一路的譯法,《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還在六月發(fā)表了黃語生的文章。對于目前對一帶一路的翻譯版本,如One Belt,One Road Initiative 或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從翻譯的源語言漢語角度還是從目的語英語角度審視,都欠妥當,宜及時更正。從中文來說,一帶一路的簡稱套用的是漢語成語里的的一一式四字結(jié)構(gòu),但意思卻與這些成語不同,其中的一并沒有實指意義,而是指代抽象事物,主要用以平衡句子結(jié)構(gòu)。其實,從英語的角度來看,one...one...結(jié)構(gòu)中的one,主要表達數(shù)量意義,而one belt, one road容易產(chǎn)生歧義。最后,作者結(jié)合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和外交部原副部長、現(xiàn)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的說法,提議用Silk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詞,即體現(xiàn)出絲綢之路的內(nèi)涵,又保留了belt和road兩個既有名詞,有利于傳播。
中國對外宣傳的權(quán)威部門外文局對外發(fā)布了一帶一路的英文版,使用了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詞。這個版本用英語詳細解釋了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的起源及內(nèi)涵。 It refers to the proposal to build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a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During his visits to Central and Southeast Asia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3,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unveiled the initiatives of build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n cooperation with related countries, and laid out policy coordination,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people-to-people bonds as the five major goals.("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xí)近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分別提出了與相關(guān)國家共同建設(shè)"新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該倡議以實現(xiàn)"政策溝通、設(shè)施聯(lián)通、貿(mào)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nèi)容。)
雖然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初,外媒也與中國媒體一樣,更多地是使用One Belt and One Road。不過,一些媒體也開始使用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來指代了。例如,美國著名的財經(jīng)網(wǎng)站Market Watch在在4月28日一篇有一帶一路對光伏行業(yè)的影響文章中,就在標題(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Usher in New Era for Photovoltaic Industry)里使用了這個新版本。
相關(guān)閱讀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熱點文章 Recent
- 一帶一路官方譯法并不是“O 10-31
- 小語種中不可翻譯的詞語有哪 10-10
- CATTI三級筆譯能接活兒 11-18
- 女翻譯一般工資多少呢?高不 11-14
- 會展的主辦方、承辦方、協(xié)辦 01-18
- 英文論文(外文文獻)翻譯成 10-29
- 在翻譯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10-28
- 翻譯官是什么職業(yè)_現(xiàn)場翻譯 11-13
- 中文翻譯蒙古文_在線蒙語翻 06-19
- MTPE是什么翻譯模式 05-07